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正文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创设计工作室”介绍

作者:   时间:2025-05-26   点击数:

一、工作室概况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简称“机创工作室”)是依托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优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室。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前身为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意实验室,秉承“创新引领、知行合一”的理念,致力于机械创新设计及三维数字化创新应用等领域的深度探索与实践。该工作室由潘苏蓉、李莉、吴洁等资深指导教师领衔,她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引领多支满怀激情、对机械设计充满热爱的学生团队不断前行。通过项目驱动、竞赛锤炼、校企合作等模式,工作室已成为学院科技创新的标杆学生团队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研究方向与特色

工作室聚焦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创新,研究方向涵盖:

- 智能机械系统设计包括:自动化装置设备、机器人结构与控制系统研发;

- 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的实践与应用;

- 机电一体化创新:结合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发多功能集成装置;

-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设计:探索节能环保机械装置及新能源技术应用。

特色领域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孵化、企业横向课题合作以及社会服务型产品研发等。

三、成果与荣誉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在多项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包括: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金奖1项、铜奖2项);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铜奖3项);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辽宁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辽宁省特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 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国家级5项、省级6项);  

- 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  

此外,工作室与多家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项目实践。

四、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实行“老带新-项目制-竞赛化”阶梯培养机制:

- 基础层: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展技能培训与小型项目实践;  

- 提升层:通过国家级、省级竞赛及项目锤炼综合能力;  

- 精英层:参与企业相关课题研发,对接行业前沿需求。  

五、未来展望

工作室成员在创新实践中不仅能提升专业素养,更能培养跨学科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及工程伦理意识。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创设计工作室”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以及显著的成果产出,已成为学校机械创新设计方向的一支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创育人”的理念,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和行业领军人才贡献力量。

34E35

45813

3FAED

2E7AD

3CF7E

36BED

一审:刘骐境

二审:吴志鹏

三 审:王 霞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