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纵横
位置: 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实验室开放及专业启蒙教育

作者:   时间:2024-05-20   点击数:

2024年5月15日,我学院在B02126报告厅举行了科学研究实验室开放及专业启蒙教育活动,为进一步落实沈阳大学“强作风、优服务、促一流”活动的工作要求,推进学院“全过程专业学业导师制+校地企联合实习实训制”落地实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早做好个人成长规划,进而稳固学院良好学风,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钧、党委书记王霞、党委副书记吴志鹏、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岩及2022级本科生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张天瑞副院长主持。

张钧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学院拥有119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拥有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机械、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学术与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与骨干、激情澎湃可持续发展的团队。

张钧院长强调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岗敬业”已经成为机械学院老师的师德风范。学院以“全过程专业学业导师制+校地企联合实习实训制”为培养模式,以“创新研究能力+实际工作技能”双能兼具为主要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学院做了精心的准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为同学们提供引导服务工作;每个实验室单独配备了专业老师和研究生进行讲解互动,将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科研了解和认知。

活动第二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岩教授介绍学院科学研究情况。刘岩教授介绍,轻量化材料设计与焊接技术方向科研团队,通过将轻量化材料设计与焊接技术的有力结合,着力在各类先进焊接工艺和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提高材料轻量化发展方面,形成一批一流的科研成果,致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产业创新和升级,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领域发展做出贡献。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70%,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00%,中青年教师比例为100%。团队拥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沈阳市拔尖人才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现有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纳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多组硬质膜研究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活动第三项,2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阎思扬同学分享成长经验,并就其创新创业竞赛成果进行展示。阎思扬同学任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创设计工作室团队队长、沈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会创业部部长及沈阳大学校友服务部社团社长,其个人经历丰富,组织并参与多项比赛,并在多项创新创业类比赛出任工作人员,获得各项校级大赛一等奖等成绩,活跃于辽宁省各项创新创业竞赛。阎思扬同学分享了团队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围绕其项目背景、项目产品介绍、团队优势以及遇到的各种挑战与经验等方面展开,使同学们明确了如何更好的开展科学研究与未来努力的方向。

活动第四项,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志鹏为志愿者服务团授旗。学院的发展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学院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院的活动少不了学生的身影。为更好推进学院学生工作及各项任务的开展与落实,特成立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集力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第五项,学院党委书记王霞为志愿者同学们颁发志愿服务荣誉证书,以表彰为学院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为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

最后,在志愿者同学们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沈阳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省重点实验室和学院的实验中心。

此次科学研究开放及专业启蒙教育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明晰学院科研团队情况,更使同学们了解学院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激发科学研究兴趣,明确身上肩负的使命与未来努力的方向,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