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
沈阳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先后有23届毕业生,2000余人工作在各行各业。2010年成功获批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现为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授权点),至今总计招收研究生226名。2013年获批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文号MOE21DE2A****1414N),成为中德两国高校在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
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具备得天独厚的工程背景和优势,以博士、教授为主要学术骨干,承担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学、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等。近五年共主编公开出版工业工程专业全国通用教材15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EI、CSSCI检索50余篇,横纵向科研课题30余项。
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将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发挥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学科优势,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结合辽沈区域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构建以普通本科、国际合作办学和研究生教育为基础的三维发展框架,培养具备工业工程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管理视野和创新意识,掌握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运筹学、统计学、和建模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服务面向机械制造业,以及服务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帮助组织在效率、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核心课程
本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有工业工程概论(双语)、系统工程、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学、机械设计基础、人因工程学(双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程经济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精益生产、智造工程系统、会计学等。强调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能力的培养,开设计算机基础与Python语言、CAD/CAM基础、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技术与软件设计、网络化制造以及各种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专业双语课程。
四、专业技能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设置工业工程创新实践周、人因工程及质量管理、工业工程专题实践等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展对学生的CAD、见习工业工程师、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证书等技能的培训及认证,重点推进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SRT),探索学生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本专业的“沈阳市工业制造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目前拥有实验设备及软件总值350多万,可进行生产流程优化设计与仿真、物流和仓储管理、实时供应链管理等实验,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本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实现了校企联手,互动双赢,为本专业的教育、实习、产学研结合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为人才培养和就业开辟了广阔道路。
五、专业前景
工业工程直接面向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对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对赢得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其工程技术加管理素养的复合优势,奠定了专业发展广阔的前景。
六、就业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深受现代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高科技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宽广,可在工业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服务或者政府部门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师、管理顾问、操作分析员以及相关职位,从事生产管理、技术开发、行业规划、决策咨询等工作。近年来,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毕业后也可考取工业工程与管理、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近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来,专业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稳定在35%左右。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图1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
图2 我校领导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一行人员参观实验室
图3 学生在进行LED板制作与装配实训
图4 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图5 带领学生赴企业参加校园招聘
图6 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毕业实习
图6 带领学生在宝马公司进行专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