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作者:机械学院办公室   时间:2023-05-16   点击数:

 

专业设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热处理专业,1999年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生。2004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专业。本科生招生为2个自然班,7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分为工学硕士、理学硕士、专业硕士,招生规模30余人。 

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具有金属材料工程的专门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定位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立足沈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努力为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专业特色

本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以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为专业特色,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防护等方面形成大量的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薄膜及涂层材料、纳米材料、材料表面改性、材料计算设计与数值模拟等。 

专业能力

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使用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对金属材料选用、热处理技术应用、材料表面改性处理、材料性能检测和材料开发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承担金属材料工程相关领域材料应用研究、技术改造、设计制造、生产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工作。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热处理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金属材料学、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材料腐蚀与防护。 

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其中博士18人,留学归国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12人;具有出国进修经历的教师7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人,沈阳市领军人才2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及科研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教学团队骨干力量

教学与科研成果

近年来,本专业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10项,省部级33项,市级13项;各类横向课题19项。获得三大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省级7项,市级4项。主持省级专业建设项目3项;获得省级教改立项2项,省级教学成果1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省级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12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多项。 

 

科学与工程研究

培养平台

本专业拥有3个省重点实验室,分别为辽宁省多组硬质膜研究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辽宁省微纳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重点建设基地、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建有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材料制备等专业实验平台。与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福峰机械有限公司、沈阳永源光辉机械厂等10余个企业建立了稳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就业状况

本专业就业方向多在冶金、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公司,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从事金属材料制备、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表面改性、热处理工艺设计、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将需要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因此将有大量的学生选择考研究生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来,本专业考研率在25%左右,研究生考博率15%左右。 

 

学子风采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

手机版